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石油和化工行业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工作,促进石油和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5〕161号),我会研究决定2025年组织开展石油和化工行业“质量强业”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部署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激励石油和化工企业向卓越质量攀升,打造更多卓著品牌,为加快石油和化工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活动方式
在有关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全行业策划和组织推进“质量强业”活动,鼓励和支持专业协会、地方行业协会、大型集团公司及广大会员单位、企业、化工园区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实际,以企业为主体,以推动本领域质量提升为重点,创造性地开展“质量强业”或“质量强企”活动,以点带面推动行业整体质量水平提升。
三、重点任务
(一)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
深入开展《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估规范》宣贯工作,通过专题培训、案例解析等形式强化标准解读,引导企业树立科学质量观,建立先进质量管理体系。鼓励企业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等管理体系有机融合,构建“大质量”管理格局。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持续推进质量管理小组、质量信得过班组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鼓励专业协会、地方行业协会和大型集团公司建立活动长效机制,引领活动深入发展。召开第四十四次石油和化工行业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议,交流分享优秀成果和典型经验,营造质量提升良好氛围。
鼓励企业积极参加质量管理能力评价,按照“经验级、检验级、保证级、预防级、卓越级”的梯次路途,渐进式提升质量管理能力。支持专业机构开展贯标培训、入企帮扶、评估诊断、咨询服务等活动,帮助企业提升质量水平。
支持专业协会、地方行业协会结合本领域企业特点,组织开展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宣贯,推广先进质量工具方法和质量管理典型经验,帮助企业实现全员、全过程、全要素的先进质量管理。支持龙头企业将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纳入共同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技术联合攻关和质量一致性管控,推动全链条质量联动提升。
持续推广《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实施指南(试行)》,鼓励专业协会、地方行业协会积极利用会议、论坛等形式组织开展推广活动,引导企业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加快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保障等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总结提炼质量管理数字化的典型案例,培育和发现一批带动性强、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二)推动石油和化工产品提质升级
鼓励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开展质量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制造过程质量控制能力,促进品种开发和品质升级。总结推广质量技术创新应用典型经验,积极推动质量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先进标准和实现产业化应用。
加强行业质量状况调研和分析,及时掌握行业产品质量状况现状,深入了解重点产品、重点行业质量状况,有关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要充分利用参与产品质量状况分析等工作,深入剖析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产品质量提升的建议措施,为提高行业管理水平提供支持。征集行业质量共性技术问题,探索建立行业质量共性问题库,每年筛选发布一批质量共性技术问题,推动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专业协会、检测机构等开展标准对比、质量对比、质量诊断等活动,推动质量技术问题攻关,促进提质升级。
组织推进石油和化工行业“三品”工作,遴选一批原材料“三品”典型案例,支持涂料、染料、氟硅有机材料等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深入实施“三品”行动,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与下游协同聚焦新场景,研制新产品、制订新标准、开发新应用。
继续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危险化学品质量安全监管,做好危险化学品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修订、宣贯工作。持续推进行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增加绿色产品供给。继续推进环保、节能、低碳、绿色、安全等自愿性产品认证工作。充分利用强制性认证等政府授权手段,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严格落实市场准入条件和相关产业政策,促进机动车辆轮胎、溶剂型木器涂料、水性内墙涂料产品质量提升。鼓励认证机构围绕新产业、新业态需求开发新型认证业务,开展高端品质认证,增加优质产品供给。
(三)强化标准引领支撑作用
以标准提升引领产业高端化升级,持续做好基础关键原料、产品和设备等标准提升,持续加快新材料标准供给,通过合理提升标准技术内容淘汰部分落后产能、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引领产业高端化发展。
以标准研制促进产业智能化转型,落实智能制造标准体系,聚焦数字化转型、智能赋能等需求,加快智能装备、工业网络、生产控制、数据模型等领域标准研制,积极引领和促进运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以标准实施引领行业绿色化发展,进一步完善行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加快碳排放核算、碳足迹核算、减碳技术、绿色制造和评价、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标准研制,加快重点产品能耗限额、取水定额以及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研制与更新升级,积极引领运用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四)持续推进行业品牌建设
举办第十一届石油和化工企业品牌故事征文活动,讲好石油和化工企业品牌故事,营造行业品牌建设浓厚氛围。支持中国化工报等媒体平台,积极拓展品牌传播渠道,加强行业品牌宣传,持续提升行业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鼓励专业协会、地方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积极开展品牌宣传、展示和产品推介活动,进一步提升行业品牌形象,增强行业品牌的社会影响。
积极推进品牌价值评价、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等有关品牌建设标准宣贯工作。鼓励企业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强化品牌建设与技术创新、质量提升融合发展。支持专业协会、地方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开展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宣贯培训和品牌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引导企业走好差异化、品牌化发展道路,走出“内卷”。
支持化工园区积极推进先进质量标准实施、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公共服务,打造管理协同、资源共享的质量发展良好生态,培育形成更多质量优势突出、具有显著引领力的产业集群和优质企业。鼓励化工园区进一步密切与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合作,加强园区品牌传播和宣传,引导入园企业参与宣传园区品牌,共同扩大园区品牌和企业品牌的社会影响,打造竞争力强、美誉度高的园区品牌,进一步塑造行业良好形象。
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品牌建设,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加中国品牌日、全国“质量月”、品牌故事、品牌价值评价、品牌培育等系列活动,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逐步壮大,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策划。各有关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为持续推进行业质量品牌工作发展奠定基础。各专业协会、地方行业协会、化工园区和重点企业在制定本单位“十五五”规划时,要将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纳入其中,明确质量品牌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二)做好工作宣传。专业协会、地方行业协会、大型集团公司和重点企业要加大对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工作的宣传,总结提炼工作亮点和成效,推广优秀企业典型经验,为行业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三)强化组织落实。请各有关单位根据本通知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单位2025年“质量强业”或“质量强企”活动方案,明确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和进度计划,明确任务分工和进度要求,加大资源投入和保障,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多方合作机制,做好过程跟踪和结果考核,及时总结提炼工作亮点和突出成效,并于2025年12月10日前将本年度活动总结材料报我会。我会将于年底前对本年度“质量强业”活动进行总结,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予以通报表扬。
电 话:010-84885009、84885418
E-mail: hgscb5009@126.com
微信公众号:cpcif-quality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2025年5月19日